——欢迎来到宁国市政府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安徽日报】安徽积极实施精准康复服务 提升残疾人生存发展能力
信息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minsheng 发布日期:2018-07-25 09:10:57 浏览次数:
我省积极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帮助贫困残疾人就学、就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辅助器具暖心适配 

    在阜阳市颍东区曙光幼儿园上学的田爽,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她看上去与大家并无不同。事实上,田爽出生后不久,即被诊断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助听器补偿根本无效。 

   “你今年几岁了? ”“7岁。 ”“在幼儿园什么班级? ”“大班,快要上小学了。 ”对记者提问,小田爽一句不差地应答着。她还在奶奶的鼓励下,口齿清楚地唱了一首《我有一个布娃娃》的儿歌。田爽奶奶高兴地说,幸亏有了人工耳蜗植入,小田爽才没成为聋哑人。 

    田爽奶奶告诉记者,田爽父母都是聋哑人,自己的老伴也因脑中风导致慢性病不能上班,一家人生活贫困,抚养田爽的重担更是落在自己一个人肩上。小田爽被诊断为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后,她虽然焦急孩子的病情,却根本无力给孙女医治。 

    得益于我省实施的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民生工程项目,田爽2013年6月在省立医院顺利植入人工耳蜗。之后,她又被安排在阜阳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语训部,接受了近2年时间的免费语言康复训练。在政府民生工程的关爱救治下,田爽能听会说、逐步康复,2015年顺利进入阜阳市颍东区曙光幼儿园就读。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残疾人刚性需求,也是残疾人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 ”阜阳市颍东区残联理事长韦永华说,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是帮助他们补偿、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儿童,处于残疾康复的黄金时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大多数能显著改善功能。 

    省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5年,我省实施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共计为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265313件;实施贫困残疾儿童辅具适配项目,共计为贫困残疾儿童免费配发辅助器具25499件。截至目前,我省16个省辖市都成立了残疾人辅具服务机构,市级辅具机构建设完成率为100%;64个县成立了残疾人辅具服务机构,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完成率达到100%。我省还进一步完善县级残联流动服务车车载设备的配备工作,实现了62个县级残联流动服务车的全面覆盖,有力促进了辅助器具服务的快捷、便利、高效。 

    家庭医生贴心服务 

    家住安庆市大观区菱湖社区的王女士,高中时不幸患上精神疾病。10余年来,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诊,如今她的病情仍然只能依靠药物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照顾她看病吃药及康复越来越力不从心。 

    去年,王女士父母通过社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了解到大观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政府兜底保障的政策,代她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项目,菱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方燕,成了王女士的家庭医生。从此,王女士看病配药和日常康复指导有了专业医师的贴心服务,不仅免去了反复跑医院的奔波与麻烦,还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医疗费用。 

    方燕医生对王女士的病情了如指掌。她把王女士的病史、过敏史、用药等相关信息录入了健康档案,一到定期检查或调整药物剂量的时间,就准时上门服务。 “平常有需要时,只要一个电话,方医生就来到家中给我女儿诊病开药,再把药送到家里来。 ”王女士妈妈感激地说,幸亏有了家庭医生服务,王女士的病情才能保持平稳。 

    王女士是安庆市享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众多贫困残疾人之一。在省残联指导下,安庆市以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为导向,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基本康复服务项目为支撑,以乡村医疗机构和市县专业康复机构为主阵地,形成了“服务机构+签约医生+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模式。安庆市残联理事长周正国介绍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送上健康脱贫工程“快车”,坐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列”,由一体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去年,安庆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91%。我省还借助“互联网+”,不断扩大面向残疾人的精准康复服务覆盖面。我省多地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康复服务模式,开展康复专业化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病情会诊、康复服务、业务建设远程指导,让更多贫困残疾人享受家门口的高质量服务。 

    康复机构爱心收训 

    成立于2003年10月的合肥市瑶海区笑童颜康复中心,属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公益组织,是我省最早成立的民办残障儿童康复机构。该康复中心法人代表程海燕,有一个患有双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儿子,当时9岁。在给孩子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程海燕自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全国听障儿童康复训练证等残障孩子康复训练证书,开始专门从事残障儿童康复工作。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笑童颜康复中心刚成立时就收训了孤独症孩子倪袁强。在中心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专业康复下,倪袁强的康复训练很快取得效果,从一开始不说话到开口说话了,还会回答别人的提问。倪袁强目前已经学完中学课程,他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抄写课文,字写得工整、漂亮。在康复中心,倪袁强与老师、同学相处得很融洽,常常帮老师打扫卫生,帮同学收拾碗筷。 

    记者从省残联了解到,2012年,全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只有73家。近几年,全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数量逐年增长,到2017年发展到189家,5年新增116家,机构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十二五”以来,我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得到中国残联和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资金2.24亿元,救助我省残疾儿童近4万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列入省民生工程,全省投入2.31亿元,康复和训练残疾儿童近3万人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康复服务覆盖率,作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列入《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加以考核,有力推动了残疾人脱贫工作的开展。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残疾人人口基数较大、儿童发生残疾的风险几率较高、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和发展不足等因素依然明显,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各级残联要着力推动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工作发展,为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多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精准康复服务。 “通过开展精准康复服务、推动创业就业、实施托底保障等,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有效推进。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从2012年起,将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省民生工程,全省各级残联积极开展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使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我省将奋力实现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工作目标。 

   ·延伸阅读· 

    构建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 

    省政府办公厅2016年印发的《安徽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总体要求是,围绕“健康中国2030”和脱贫攻坚战略部署,聚焦残疾人康复需求,强化基本康复保障,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同步小康,为全民健康、全面小康作出贡献。康复服务行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需求导向、精准服务,综合施策、形成机制,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多层次康复保障制度。到2020年,全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 《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安排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并做好信息管理,建立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数据库。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准康复服务工作,明确细化部门职责。要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纳入“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实施,列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作为残联、卫生计生、扶贫、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残工委成员单位工作考核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