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宁国市政府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乡镇传真

群众话民生:从“脏、乱、差”到“洁、齐、美”
信息来源: 万家乡 作者: minsheng 发布日期:2018-07-24 08:51:45 浏览次数:
一年以前,在宁国市万家乡大龙村,这里的路还是羊肠小道,坑坑洼洼,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别说开车,就是骑摩托车也要小心翼翼,这里留给人的深刻印象就是“脏、乱、差”。而今,走进大龙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洁、齐、美”,是什么让这个村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今天就让我来和大家详细说说吧,我叫张平,是大龙村的后备干部。
一切变化要从2017年4月大龙村成为宁国市4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开始说起。有了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政策支持,村里工作就有了底气。我们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从村庄绿化亮化,河沟清淤、道路畅通,污水处理、改厕,村庄整治,公共设施建设五大方面开始建设,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农村。
村容整治清洁村庄人居环境
首先从“洁、齐”入手,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拆除村庄内乱搭乱建,整治积存垃圾及道路两旁乱堆乱放,并实施村内巷道污水处理、庭院绿化工程,种植乔木、绿化灌木等,努力营造清洁优美的农村环境。“垃圾山”少了,垃圾桶多了;路通了、灯亮了、出行便利了;老旱厕不见了,空气清新了……“原来村子给人破旧脏的现象不再有了,以前农村建房没有规划,垃圾乱丢,如今我开车在村子转了一趟,都是平坦笔直的水泥路,两车错行宽阔有余,道路两旁还进行了绿化美化,一排排树木齐齐整整,郁郁葱葱。”小星坞村民胡大哥在外务工一年多了,当他近日再次回到大龙村的时候,他说感觉已经不认识了,村庄的村村容村貌彻底改变了,现在居住在这感觉真是舒服。
文明新风拂面来美丽村景
文化的融入,是美丽乡村建设“美”的点睛之笔。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我们坚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在挖掘乡贤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文化精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务实推进村庄内的危房改造、路灯亮化、旱厕改造等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如今硬化的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色环绕,近百米的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一幅幅通俗易懂的标语和生动形象的漫画引得行人驻足观看,清洁舒适的美丽乡村跃然眼前,文明新风拂面而来。
“太快了,谁都没想到村子改变能这么大,一年前村子里一到晚上还都没人出门,因为没有路灯很不方便,走路只能深一脚浅一脚摸黑回家。现在好了,村里统一安装了新路灯,这不还新修建了广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村民在这跳舞锻炼。破旧的龙新小学墙壁如今也被粉刷的让人耳目一新,空旷的操场上建上了农民文化乐园,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大人小孩都愿意看,感觉不光我们自己学习有劲头,村里整个文化氛围都提高了。”正在绿色长廊里小憩的村民黄仓明见证了村子整个面貌的变化。
新风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大龙村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的开展,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入夏以来,大龙村老魏农家乐负责人魏忠义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前来旅游的人群。“过去村子不仅污水横流,蚊虫滋生,道路也狭窄难走,所以即使区位优势好,旅游景点众多,来游玩的人却不多。如今大巴车可以直接开到各景点脚下,游客不仅来得了,更是住得了,玩得了。村子变美了,尤其是苏、浙、沪的游客来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农家乐如今每个月平均接待都有几百人次。”农家乐户主魏忠义开心的说。
  优良的交通区位、旅游资源和农村新貌不仅吸引了苏浙的游客前来观光,也让村民开始在家门口开始了自主“创业”。如今和魏忠义一样从事农家乐的家庭如雨后春笋般地越来越多。农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元。过去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林业,山核桃、毛竹、笋干、油茶,尤其是山核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以前“提篮小卖”,费时费力,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好价钱。现在通过旅游开办农家乐,旅客们看到土特产不仅愿意品尝,还都乐意花钱买着带回去,足不出户就能将农产品给销售出去,村民的人均收入也稳步提升。
  大龙村美丽乡村建设这项民生工程让乡村更美的同时,保留了传统乡村风貌和乡土味道,不仅打造了“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洁、齐、美”乡村环境,更是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美丽经济、旅游富民,未来村村优美、家家宽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乡村局面将在大龙村成为现实。
(大龙村张平口述   万家乡民生办整理)